7月18日下午,廣東省第十四屆中學生運動會羽毛球賽在中山市實驗中學落下帷幕。在備受矚目的混雙決賽中,由中山市實驗中學高中學生凌浩航與郭芷慧代表中山出戰(zhàn),與深圳代表隊展開激烈對決。經過兩局苦戰(zhàn),雙方均展現出頂尖水平,尤其在決勝局最后,雙方比分交替上升,場上氣氛緊張膠著,最終中山隊以26:28的微弱差距惜敗,斬獲混雙亞軍,創(chuàng)造了中山羽毛球項目在省內體育大賽中的歷史最好成績。
這場激烈的比賽不僅展現了香山少年們高超的羽毛球技藝,更彰顯了他們不畏強敵、勇于拼搏的青春風采。賽場上,凌浩航與郭芷慧的默契配合和出色發(fā)揮,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。

三年磨劍終成鋒
凌浩航與郭芷慧的混雙組合是中山代表團羽毛球隊的“王牌”。兩人自高一便開始搭檔,至今已合作三年?!八麄兊膬?yōu)勢在于配合默契,攻防轉換速度快,進攻火力強?!敝猩接鹈蜿牽偨叹殢埍蛟u價道。值得一提的是,兩人均為高三學生,已雙雙考入廣州體育學院。
據張彬介紹,在中山代表團羽毛球隊選拔之初,學校在全市300多名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中通過統(tǒng)一測試,選拔出8男8女共16名選手,再經過多輪淘汰,最終保留5男5女的省中運會陣容。其中9名運動員均來自市實驗中學羽毛球隊,一名運動員來自俱樂部推薦。成隊以來,這支隊伍通過參加中山市中小學錦標賽、廣東省青少年錦標賽等賽事不斷積累參賽經驗。特別是與清遠體校羽毛球隊的交流賽,讓隊員們能直面差距,找到突破方向。
備戰(zhàn)省中運會期間,團隊協(xié)作滲透在每一個細節(jié)中:訓練以雙打為核心,不僅強化主力隊員間的默契配合、力量速度與戰(zhàn)術執(zhí)行,也注重單打能力的全面提升;除了主力隊員的全力沖刺,隊中未入選省中運會陣容的后備隊員同樣貢獻著關鍵力量——男雙隊員主動陪混雙隊員打磨節(jié)奏與穩(wěn)定性,其他隊員則為雙打主力當“陪練”。未入選的隊員除了承擔陪練任務,還在后勤保障、戰(zhàn)術分析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“每個人都是團隊的一部分,即使不上場,也要為集體榮譽全力以赴?!边@種凝聚力成為中山羽毛球隊屢克強敵的精神力量。
“這次獲得亞軍,實現了中山羽毛球運動員在大型運動會上成績的歷史性突破。隊員們在決賽中拼盡全力,勇敢地沖擊一線強隊,表現得非常出色,令人感到非常振奮?!辟惡?,中山羽毛球隊教練何林嘉表示,這是團隊長期努力和辛勤訓練的結果。隊員們不僅在技術上有了顯著的提高,更重要的是在心理素質和團隊協(xié)作方面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升。
賽場上綻放少年光彩
擁有高中階段學校高水平運動隊的中山市實驗中學,在體教融合方面已探索出一套成熟模式,學校為隊員提供全方位保障,例如提供課后訓練場地、訓練后勤支持,協(xié)調晚修時間保障文化課學習,解決隊員“分心”之憂;家長與班主任則通過溝通反饋、心理疏導,幫助隊員調整狀態(tài),以自信姿態(tài)迎接挑戰(zhàn)。教練組更針對每一場比賽暴露的問題,及時分析對手戰(zhàn)術、復盤自身不足,賽前通過心理暗示,賽中引導隊員深呼吸調整心態(tài),將團隊智慧轉化為賽場戰(zhàn)斗力?!拔覀兊年爢T文化成績普遍不錯,有的甚至能排進年級前列?!睆埍虮硎?,體教融合不是犧牲學業(yè)搞體育,而是讓體育成為學生成長的助力。

本次比賽中,凌浩航與郭芷慧的混雙組合從小組賽以第二名出線到沖擊決賽,從克服傷病困擾到突破“想贏怕輸”的心理瓶頸,他們的每一步跨越,都印證著團隊的力量——主力隊員與陪練的相互托舉、隊員與教練的彼此信任、學校與家庭的協(xié)同護航。正如張彬所說,正是這種團隊的凝聚力,讓中山羽毛球隊在省中運會的賽場上走得更穩(wěn)、更遠。
“今年的團隊中有三名初中選手,他們代表著中山學生羽毛球運動的未來,希望他們通過賽事積累經驗,在今后的比賽中繼續(xù)發(fā)光發(fā)熱,為中山羽毛球事業(yè)添磚加瓦?!焙瘟旨伪硎?,也希望有更多年輕選手涌現,為中山羽毛球事業(yè)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,形成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本地人才梯隊。
編輯 袁鳳云? 二審 王欣琳? 三審 程明盛